“東南亞的艙位非?;鸨?,運價從11月9日開始到現在,從1000多美元瘋漲到了3000~4000美元,一個月內就漲了好幾倍。”義烏一家貨代公司總經理石樂(化名)告訴第一財經,目前的價格已是疫情以來的最高點,和疫情以前的300~400美元相比,相當于漲了10倍。
中國一站式國際物流服務平臺“運去哪”CEO周詩豪對第一財經表示,根據后臺數據,這波暴漲背后的物流路徑有不少是從中國到越南,再從越南加工后出口到其他國家。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人力成本高企、人民幣升值等原因,外貿訂單“東南飛”成為一種趨勢。但在疫情下,大批量訂單回流中國,成為中國外貿兩位數增長的動力之一,也讓全球看到了中國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
那么,隨著東南亞國家產能的復蘇,疫情下“訂單回流”的趨勢結束了嗎?外貿訂單是否將重啟“東南飛”模式?在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的背景下,全球產業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企業“下單”思路變了
“我們注意到東南亞國家產能逐漸恢復正常了,有些訂單他們的確又可以做了,但我們近期的訂單還在不停地談,今年公司的業績已經超額完成了。”安徽省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孟卓告訴第一財經,雖然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產能恢復,但外國大客戶在這兩年的疫情中感受到了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性,有些訂單已經不愿意回到東南亞了,“即使有些回流中國的訂單會流回東南亞,但不會是全部,仍然會有一部分繼續留在中國”。
孟卓舉例說,有一家日本客戶,前幾年也把原先在中國的訂單搬到了東南亞,但現在他們的想法是,“能在中國做的盡量在中國做”。
在孟卓看來,中國供應鏈最大的優勢就是穩定,這對于企業而言是極為重要的。雖然東南亞國家在關稅上有優勢,并且不存在“用工荒”,但綜合效率和風險而言,整體的成本并不比中國便宜。與此同時,疫情下外國客商在東南亞“吃過的虧”不愿意再吃了,而對中國產業鏈增強的信任將會長期存在。
海運費的暴漲和貨物交期的延長,也讓訂單“東南飛”變得不再容易。
“現在全球的海運都很麻煩,不僅緊張而且還很貴,運輸慢、通關等環節效率低,讓整個周期更長。”孟卓說,“要把原材料從中國運到東南亞,再從東南亞出口到其他國家,如果原材料進不去,或者產品出不去,交期就會延誤,可能還要動用空運,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事實上,孟卓所在的服裝公司幾年前也在東南亞建立了工廠,并把部分訂單放在了東南亞生產。然而,如今他們也和外國客商的考慮一樣,“能放在中國生產就放在中國生產”,除了國際物流,還有人員流動的障礙,都讓他們減少了訂單“東南飛”的動力。
供應鏈布局更注重這些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MBA導師洪榕對第一財經表示,新冠病毒變異并不是第一次了,在疫情的變化中,全球產業鏈的分工和布局已經有了新的考量,“過去不同國家的采購商可能只考慮價格問題,哪里便宜就到哪里下單,而在疫情的影響下,大家以后會更多考慮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完整性”。同時,以前為了節省成本的低庫存模式也會有所調整。
畢馬威今年12月發布的《2022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報告提出,隨著經濟全球化加深,跨國公司供應鏈不斷加強精益化管理,以實現降本增效、提高及時性。比如,選取相對少量的供應商,通過規模效應降低采購成本并提高管理效率;將生產轉移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通過高效的物流運輸降低庫存等。這種供應鏈模式提高了企業效率和盈利水平,但是一旦關鍵環節供應鏈因為自然災害、流行病、社會因素等外部沖擊而無法如期供貨,整條供應鏈將面臨中斷的風險。此次疫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比如,今年春夏季疫情在東南亞多國再次暴發,導致汽車芯片短缺,極大地影響了汽車產能。
該報告稱,在疫情蔓延、供應鏈受阻、地緣政治多變的背景下,企業也在對當前供應鏈模式的不足展開反思。企業在關注低成本、低庫存的同時,也開始關注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升整個供應鏈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強調在未知風險發生之前做好事前應急準備。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中國企業也在加快自主創新的速度,以解決產業鏈供應鏈的“卡脖子”問題。
洪榕在《做多中國》一書中提出,隨著中國實力與創新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制造開始逐漸擺脫“低質低價”的標簽,尤其在智能化領域,占國際市場的份額越來越高。同時,國貨品牌的崛起和國產替代,成了國人熱議的話題。他認為,疫情為中國產業鏈的發展贏得了時間。中國企業接下來不光要靠價格競爭優勢,還要靠品牌的溢價。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在過去的一年里始終對外貿的增勢持樂觀態度。在他看來,中國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和復商復市方面,是“一招領先、招招領先”,訂單回流之外,東南亞和印度等地還將從中國進口當地本身有生產能力的產品。而全球市場一旦培育起來了就會不斷擴大,要想讓中國商品退出來是罕見的,“中國商品在國外市場已經有了很深的根基,而且中國的產品正在不斷升級。外貿出口將出現品牌增多、高新技術產品增多,以及整體服務質量提升的趨勢”。
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在11月24日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1~10月,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已占我國出口總額的49.5%。
山東財經大學校長趙忠秀此前也提出,以東南亞國家和印度等國為例,過去它們形成的是“中國+”模式,即作為中國產能的備份,一旦在疫情下出現了大規模的轉移,由中國來替代這些市場的供給趨勢就會延長,沒有大規模的優勢,那些相對脆弱的經濟體想要再重啟會比較困難。
雖然短期訂單轉移與長期產能替代并不能簡單掛鉤,但疫情下中國制造業對于出口訂單的黏性的確在增強。對于一些在我國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一系列“穩外貿”政策和企業的轉型升級,也讓訂單更長期地留在了中國,并延長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中國段”。
海關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7.39萬億元,增長3.2%,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9.9%,比去年同期提升0.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55萬億元,增長6.1%;進口7.84萬億元,下降0.2%。加工貿易進出口6.89萬億元,下降4.8%。
魏建國認為,隨著明年RCEP正式實施,還有CPTTP和更多FTA的簽訂,以及一系列外貿高質量發展政策的實施,中國的外貿還將繼續保持強勁,并在未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RCEP 的實施將讓中國出口原材料或半成品到越南加工的每一道關稅降低,從而讓中國的產品更好地出口到歐美市場,增加效益的同時也提升中國出口的競爭力。
魏建國強調,雖然外貿將繼續強勢,但不能盲目滿足現狀,而是要抓住接下來一年到一年半的窗口期,加大高水平、高質量、高科技產品以及服務貿易的進出口,繼續發揮民企和外商企業的作用,發展和鞏固新市場,進一步加強營商環境。